中国大陆首例输入性病例猴痘毒株成功分离
北京日报客户端 | 实习记者 柴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日前发布了《方法和应用:从第一例猴痘病例中分离和鉴定的中国株成猴痘病毒——中国重庆市,2022年》,大陆痘毒文中指出,首例输入该研究成功分离出中国大陆首例输入性猴痘病例的性病猴痘病毒毒株,被命名为MPXV-B.1-China-C-Tan-CQ01。例猴离
9月16日,功分中国大陆首例输入性猴痘病例在重庆市确诊,中国株成该病例为自国外中转重庆入境人员,大陆痘毒其猴痘病毒毒株属于西非谱系的首例输入B.1分支。文中介绍,性病该研究不仅成功分离出中国大陆首例输入性猴痘病例的例猴离猴痘病毒毒株,还开发了用于猴痘病毒毒株感染性滴定的功分斑块测定和用于该病毒毒株中和抗体(nAb)检测的斑块减少中和试验(PRNT),将为进一步研发针对猴痘的中国株成抗病毒药物和疫苗提供关键资源和技术平台。
此外,大陆痘毒文中提到,首例输入此前已有从皮损拭子、肛门拭子、尿道拭子和精液等中分离出的复制能力正常的猴痘病毒的报道。但是,很少有使用咽或鼻咽拭子进行猴痘病毒分离的报道。即使在患者没有口腔病变的情况下,该研究也从咽拭子中分离出具有复制能力的猴痘病毒,这表明咽部位存在足够的传染性病毒,导致猴痘病毒可能通过口腔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7月发布了《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指出猴痘的潜伏期为5至21天,多为6至13天。国家卫健委表示,疾病控制旨在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调查、早处置。出入境人员和涉疫地区人员需关注所在国的猴痘疫情信息。疫区归国人员需注意自我健康监测,出现皮疹等症状时,应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疫区旅行史,以助诊断和治疗。若在国外有过接触史和暴露史,尚未出现症状,可主动联系当地疾控中心进行咨询和报备。
为预防可能发生的猴痘感染,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曾建议,要注意做好手卫生,使用公共厕所包括出差住宿宾馆的厕所,如果使用坐便器,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坐便纸,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用酒精湿纸巾或蘸热水的纸巾擦拭后再使用。
(责任编辑:综合)
- 董事长丛中不再“一肩挑”,陶志军新任中航证券总经理
- 理财公司内控新规落地!银保监会:应建立投资人员信息公示制度
- 杰理科技三闯A股大败而归,与“前东家”诉讼情况被监管多次问询
- 专利纠纷再起 盾安环境与三花智控数年纠葛
-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平行论坛“全球地缘经济变动下的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成功召开
- 2022年中国早稻产量逾2812万吨 播种面积稳中有增
- 财信吉祥人寿上半年亏损1.57亿元 一款产品退保率84.17%
- 华尔街什么都可押注?美国机构申请就选举结果推出衍生品
- “世界杯经济”开赛
- 索尼上调PS5售价,欧洲和中国市场上涨价近10%
- 云南信托投资嘉兴陆世 后者经营范围含股权投资
- 英语退出小学?优蓓广告旗下公号杜撰假信息被约谈,停更15天
- 美联储戴利:加息影响超出应有水平 必须警惕政策过度收紧的风险
- 新疆昌吉州连续出现多点散发病例 多地实行临时性静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