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中国的替代选项”,他们发现很难
参考消息网11月15日报道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11月13日发表克里斯托夫·海因、想找项们尤利娅·勒尔和曼弗雷德·舍费尔斯的中国文章,题为《看不到中国的替代选替代选项》。全文摘编如下:
目前,发现人们正加快寻找减少德国经济对华依赖的想找项们路径。南亚似乎成为赢家。中国在新加坡举行的替代选第十七届德国经济亚太会议上,德国中小企业批评少数德国大型企业对中国业务存在巨大依赖性。发现
目前看不到迅速解决该问题的想找项们方案。博世公司董事会主席斯特凡·哈通表达了极其重视中国大型企业的中国观点:“无法让另一个市场来取代全世界最大的市场,我们如果有选择,替代选早就那么做了。发现”他的想找项们一名同事私下表示,最好不要使用像“脱钩”这样的中国词。
中国是替代选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且遥遥领先于其他贸易伙伴。目前亚洲其他地方的经济发展可能也不错:根据德国工商大会的一项调查,44%的企业预计未来12个月将在亚太地区取得自身业务的积极进展,17%认为会出现恶化。只有28%的企业认为将在中国获得乐观结果,23%预计会出现下滑。
哈通也承认:“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地缘政治风险问题。”因此,在这几个月里,各企业亚洲业务的负责人都在寻找可替代区域。
印度非常受欢迎,德国投资者正在那里排队。然而,一些“印度通”指出,印度的增长是由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和中产阶级的消费驱动的,该国的市场也比中国市场更难进入。
在拥有近7亿人口、年轻的中产阶层迅速壮大的东南亚地区,越南尤其具有吸引力。德国总理朔尔茨13日在越南首都河内表示,“我们必须扩大销售市场,我们的供应链、原料源和生产基地”,同越南合作对德国具有关键意义。
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正在新加坡借助德国经济亚太会议向德国的企业宣传加强多样性的重要性。关于欧盟和东盟的贸易协定,哈贝克也谈到一些问题。他说:“这个地区当然也有一些国家因为政治倾向而不适合作为伙伴推行基于价值观的贸易政策,因此无法如此轻易地同时获得两个大型经济区。”
哈贝克说,尽可能多去推动双边贸易协定,包括同新加坡和越南,这让人想起20年前和中国在很多领域的合作。
也正因此,在此次德国经济亚太会议上,似乎没人能背离中国。中国的规模太显眼了:德国机械制造商的总出口有11%进入中国,只有3%进入东南亚,2%进入印度。哈通也说:“真正的风险是不加入中国。”西门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主席博乐仁(罗兰·布施)也认为不急于进行重大转变:“多样化不是三年、四年或五年的问题。”他认为,人们更应该着眼于一二十年。#
(责任编辑:探索)
- 迪士尼任命Robert Iger作为CEO,以接替Bob Chapek
- 划重点!国务院重磅政策出台,货币金融方面这么做→
- 俄央行:俄罗斯公民债务负担水平上涨至10.6%
- 2022金砖国家女性领导力论坛暨金砖国家女性创新大赛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 官宣!Redmi 11 Prime 5G将于9月6日发布 搭载天玑700
- “砍单”忽悠人?市场监管总局:电商平台以显著方式向消费者展示规则
- 京东方自主研发新一代显示屏
- 杭州市场监管局通报江南布衣有关问题:做下架处理 将进一步调查并依法严肃处理
- 刘强东发全员信:京东副总监以上高管降薪超10%,设百亿住房保障基金
- 端午假期将至、这些基金“闭门谢客”为哪般?
- 爱奇艺的首次盈利从何而来?
- 北京第二批供地:华润置地底价74.7亿摘得丰台亚林西地块
- 北交所制度“组合拳”助力提升市场流动性和吸引力
- 管培生走下神坛,“高管捷径”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