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中证转债指数上涨4.23% 四因素发酵市场机会可期
炒股就看,月份因素权威,中证转债指数专业,上涨市场及时,发酵全面,可期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月份因素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张 颖
见习记者 刘 慧
进入2023年,中证转债指数在权益市场整体上行背景下,上涨市场可转债产品市场迎来“小阳春”。发酵中证转债指数1月份上升4.23%至409.28点,可期创2021年11月份以来单月涨幅新高。月份因素多机构认为,中证转债指数可转债市场后市仍有上行机会。上涨市场
《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梳理发现,发酵业界普遍认为有四方面因素正在发酵,可期或将积极影响可转债市场后期走势。
一是流动性保持充裕。
历年春节结束后,节前投放的逆回购资金到期会回笼大量的流动性。然而,1月31日,为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人民银行开展了4710亿元逆回购操作,这是今年春节假期结束后,央行连续第四个工作日进行大额的公开市场操作,从中可以看出央行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决心。
从外部环境看,美东时间本周三下午,美联储将公布1月份联邦利率决议。市场目前已经预计美联储将宣布加息25个基点,相较于去年的加息幅度明显收窄。
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随着美联储加息放缓而人民币汇率企稳,我国后续宽货币空间相对充足。
二是投资者配置热情较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存量可转债共486只,余额为8405.08亿元。1月31日,转股溢价率为43.94%,处于2018年至今的较高水平;且全市场平均转股溢价率走阔,29个可转债覆盖行业中仅7个行业转股溢价率收敛。
认为,少数行业转股溢价率收敛,表明可转债市场配置情绪积极向好。
三是正股走势的向上拉动作用明显。
市场现存486只可转债对应正股共有477只,1月份共有425只实现了区间上涨,占比近九成,、、等9只个股累计上涨超30%。
今年以来权益市场的上涨,是在外资看好中国核心资产的背景下,引发北上资金大量涌入而主导的行情。1月31日,北向资金净买入101.44亿元,这是连续第十五个交易日呈净买入,月内累计净买入达1412.90亿元,单月净买入额创陆股通开通以来新高。
沪深两市成交额较节前也有了明显提升,1月30日突破1万亿元,31日也突破了9000亿元。
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后续内资是增量资金的主要来源,内外资接力效应会更加明显。当前正股市场趋势已经走向右侧,资金看涨热情高涨,在预期趋于一致的背景下,成长板块有望迎来较好表现,这一特征与可转债标的结构更为匹配。
四是可转债标的受行业景气度加持明显。
汽车行业方面,2023年新能源车销量可能超出预期,板块存在修复机会。1月28日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新能源零售在36万辆左右,同比增长1.8%,渗透率约26.5%。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能源车2023年仍然有税费政策支持,销量不会受到明显影响。根据乘联会预测,未来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仍会快速提升,预计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50万辆。
据记者统计,汽车板块可转债数量众多,涵盖产业链各环节,涉及4680电池、一体化压铸和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等。
光伏产业链方面,国家能源局于2023年1月18日发布的《2022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相比于2021年,2022年发电装机容量有所提高。据统计,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9亿千瓦,同比增长28.1%,全年光伏新增装机87.41GW,同比增长60.3%。
固收团队表示,在“碳中和”目标和上游价格调整的影响下,光伏行业发展强劲。可重点关注下游切片和辅料赛道,例如,和。
开源证券认为,对于2023年股市,大盘受益于内需回升,确定性较强;同时,2023年可转债或将较为全面的上行。
明明认为,A股春季行情大概率延续。映射到可转债市场,近期可继续博弈春季躁动,优先选择正股支撑力强、其他因素扰动弱的弹性标的。
也在研报中表示,权益市场将回归景气投资,此轮外资流入偏好变化由传统板块转向成长赛道。相对应的,在可转债市场方面,可关注景气延续的高端制造板块。
(责任编辑:休闲)
-
中国网财经11月22日讯 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为了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切实解决监管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加快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 ...[详细]
-
记者 | 侯瑞宁“一旦到年底,欧洲禁止进口的俄罗斯石油达400万桶/日,全球石油的供需格局和贸易流向会剧烈调整,将对石油供需国产生巨大影响。”6月8日,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举行的“当前复杂形势下的 ...[详细]
-
财联社上海6月8日讯编辑 黄君芝)一项广受关注美联储指标显示,美国经济可能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负增长,符合经济衰退的定义。在周二发布的最新数据中,亚特兰大联储的GDPNow预测模型目前显示,美国第二季度 ...[详细]
-
周四9日),欧洲央行公布最新利率决议,维持三大利率不变,并宣布了终结量宽和7月开启加息的计划。欧洲央行决定从2022年7月1日开始终止资产购买计划的净资产购买,预计适用于第三轮长期定向再融资操作TLT ...[详细]
-
央行等八部门: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再上新台阶
e公司讯,央行等八部门印发。总体目标:通过5年左右时间,将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打造成为科创金融合作示范区、产品业务创新集聚区、改革政策先行先试区、金融生态建设样板区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青亭 北京报道当地时间6月8日,经合组织在最新一期《经济展望》中指出,尽管全球经济可能可以避免1970年代式的滞胀,但俄乌冲突已使增长前景变得更加黯淡。受此影响,该组织下调了今 ...[详细]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天津市医保局消息,天津市医保局、天津市卫健委、天津市药监局联合发布《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明确,要鼓励医疗机构优先使用可溯源优质中药饮 ...[详细]
-
来源:行长要览“近年的几任行长,无一不获得快速提拔。”在银行业,想要晋升并非易事。实力、年龄、平台、机遇缺一不可。而有这样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从2014年起至今,已更换五名行长,每一位行长任职至多两 ...[详细]
-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刚刚过去的5月,美国总统拜登“格外繁忙”,先是邀请东盟各成员国领导人参加美国-东盟特别峰会,随后又飞赴韩国和日本访问,并宣布启动“印太繁荣经济框架”简称“印太经济框架”,IPE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