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迎“退市大年”,优胜劣汰净化资本市场生态
A股加速形成优胜劣汰新生态
进入6月,退市大年退市消息仍接二连三。迎优6月1日,胜劣、汰净态收到上交所终止股票上市的化资决定。6月2日,本市聚龙股份、场生邦讯技术、退市大年当代东方3家公司被深交所官宣退市。迎优记者统计,胜劣近一个月来,汰净态沪深交易所终止上市的化资股票已达31只,退市密集程度可见一斑。本市大浪淘沙,场生注册制下A股正加速形成“有进有出”的退市大年优胜劣汰新生态。
接二连三 A股迎“退市大年”
6月2日,3家;5月30日,2家;5月27日,3家;5月26日,4家;5月24日,2家;5月23日,3家;5月18日,1家……年报季过后,近半个月来,深交所密集公告18只股票退市。与此同时,5月10日至今,收到上交所终止上市决定的公司也多达13家。
去年初,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正式落地,常态化退市机制加速形成。今年是“史上最严”退市新规实施的第二年,接二连三的退市消息落地,让今年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退市大年”。
随着2021年年报披露收官,一批业绩较差的企业陆续进入强制退市程序。据统计,沪深两市今年退市的公司将有42家,其中沪市18家,深市24家。这一数据较2021年A股退市数量倍增,创A股历史新高。
从退市流程看,被强制退市的公司已陆续进入为期15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后5个交易日内,交易所将对相关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主业不振 谢幕进入倒计时
长长的退市企业名单中,包括老牌房企绿景控股、曾经的知名电视品牌厦华电子人造钻石巨头、知名乳业企业*ST科迪等,还有首批登陆创业板的“28星宿”之一。
企业被强制退市的原因分为交易类强制退市、财务类强制退市、规范类强制退市、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最常见的是“财务类强制退市”,首年触及财务类强制退市相关条款,企业将会被“退市风险警示”,也就是被“*ST”,次年再次触发财务类退市相关条款则进入强制退市流程。这也正是近期股票强制退市的最主要原因。
如*ST宝德,这家公司曾在自动石油钻采电控系统领域创造多个中国第一,甚至世界第一,风光无两。根据深交所公告,由于公司2021年扣非净利润亏损且扣除后营收低于1亿元,触及财务类终止上市情形。*ST厦华因2020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公司股票自2021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1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623.77万元,营业收入1.52亿元,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或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金额为0元。惨淡的业绩让这些企业已无法在A股容身。
当年风风光光上市,如今黯然离场。虽然每家企业退市的具体原因各异,但主业失败却是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这些企业没有把主业做大做强,甚至是掏空主业,最终成为空壳公司。”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分析,昔日行业龙头也好,曾经的知名企业也罢,如果缺乏研发创新能力,最终会失去核心竞争力,很容易被淘汰。
优胜劣汰 净化资本市场生态
优胜劣汰,有进有出,才是成熟健康的市场生态。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基础性制度,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优胜劣汰、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都具有重要作用。
上市难,退市更难,A股过去“只进不出”的顽疾,曾深受股民诟病。自2018年注册制改革后,新股上市门槛和成本都在明显降低,过去A股盛行的“买壳借壳”没了市场,投资者炒作热情大降。与此同时,退市新规通过废除暂停上市、恢复上市条款,并将退市整理期缩短为15天,也大大提高退市效率,压缩了企业“保壳”的操作空间。
董登新表示,新证券法大幅提高证券违法成本,尤其是大幅提升财务造假的违法成本,让一些“垃圾股”企业更快原形毕露。这些制度变革都加速了“空壳企业”“僵尸企业”退出市场的步伐,让市场生态得以持续净化。
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数量持续扩容,每年大约有300到500家企业上市,目前总量已达4830家。业内人士认为,“只进不出”的市场肯定行不通,A股至少应该保持每年30至50家的退市数量,才能有效发挥资本市场大浪淘沙的功能。
(责任编辑:娱乐)
-
经历了多年的筹备,个人养老金制度终于进入实质性推动落地阶段。在这背后,一场机构竞赛也就此拉开。由于个人养老金投资的参与流程包括:开户、缴费、投资、领取,开户的第一步则是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必争之地,同时养 ...[详细]
-
新京报讯记者徐美慧)8月19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官网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商品住房销售管理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商品住房项目预售合同中约定的房屋交付日期应与预售方案中确定的交付日期一致。确需延期的 ...[详细]
-
“都是冒充司法拍卖,实际上两者不一样。”《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期,部分拍卖平台突然放量出现一些位于深圳的1元起拍、永久使用房源,多打着特价房、不限购标签。但事实上,这些房源多为没有房产证的小产 ...[详细]
-
作者:魏文 责编:唐柳杨零跑汽车可能会成为蔚来、小鹏、理想之后,第四家登陆港股的造车新势力车企。8月19日,证监会官网显示,证监会核准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零跑汽车”)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及境内 ...[详细]
-
【爱立信将在英国投资6G网络研究】财联社11月22日电,网络设备制造商爱立信表示,将在英国投资数百万英镑用于6G移动研究,与大学在硬件安全、人工智能和认知网络以及量子计算方面展开合作。爱立信表示,这项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通威股份回应进军组件:基于行业一体化发展趋势加强,考虑组件业务上做进一步论证规划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来源:经济日报近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95万亿元,同比增长5.44%,实现利润总额7354.41亿元,同比下降5.8%。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 ...[详细]
-
华创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0291)“强推”评级,2022-24年还原后EPS预测为1.39/1.83/2.35元,当前估值安全边际充足,考虑到高端化持续推进叠加绝对龙头潜力,目标价90港元。公司 ...[详细]
-
澎湃财讯8月19日,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小米集团总裁王翔表示,二季度业绩波动主要因全球多个市场通胀,加上国内疫情反复,致使消费疲软,影响了收入。为提振需求,第二季度小米在“618”大促活动采取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