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无论谁获胜,美国都将是输家”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8月21日刊登题为《无论是美媒美国谁在乌克兰获胜,美国都已经输了》的无论文章,作者为拉蒙·马克斯。获胜全文摘编如下:
无论是美媒美国谁赢得乌克兰战争,美国都将是无论战略输家。俄罗斯将加强与中国及其他欧亚大陆国家(包括印度、获胜伊朗、美媒美国沙特及其他海湾国家)的无论关系。俄罗斯将不可逆转地疏远欧洲国家和美国。获胜俄罗斯与中国将遏制美国的美媒美国全球领导地位。
俄罗斯清楚自己不能继续把欧洲当成头号能源客户了,无论于是获胜将顺理成章地向亚洲销售更多化石燃料。中国与俄罗斯加强能源关系将有助于两国拉近关系。美媒美国有了能源供应国俄罗斯,无论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在与美国及其盟友打交道时获得更大的获胜战略灵活性。
俄罗斯还大大加强了与印度的能源合作。如今,印度每天进口超过76万桶俄罗斯石油。俄罗斯加大向印度出售化石燃料将妨碍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把印度拉进所谓“印太地区民主国家”的圈子。
事实上,印度在乌克兰问题上持中立态度,它拒绝把战争归咎于俄罗斯。印度对俄乌冲突的反应突出表明,印度恐怕不会完全融入“四方安全对话”那样的联盟。
对西方来说,更糟糕的消息在于,印度并不是唯一对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联合国大会决议投弃权票的国家。另有34个国家拒绝站在西方一边。拒绝谴责俄罗斯的国家拥有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就连美国的近邻墨西哥也拒绝加入对俄经济制裁的行列。
这就是美国需要接受的残酷战略现实。俄乌冲突之后,西方国家迅速通过了一系列对俄制裁措施。西方的能源制裁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事与愿违的效果,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供应紧张,导致欧盟现在需要艰难应对由此带来的经济后果。尽管西方批评俄罗斯把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当成武器,但现实情况是,率先亮出能源武器的正是欧盟和美国,它们在俄乌冲突开始后立刻宣布要减少购买俄罗斯的化石燃料。
乌克兰危机的一个附带影响是北约成员国团结起来支持乌克兰。然而,和除了波罗的海国家及波兰以外的其他北约成员国相比,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超过了美国应该承担的份额。
美国外交政策部门应当使欧洲盟友担负起欧亚大陆欧洲一侧的更多责任。假如美国固守那些在1949年促成北约成立的历史假设,那么对于已经过度紧绷的美国军事资源和军事能力来说,事情只会越变越糟。美国已不再是世界霸主。
(责任编辑:综合)
- 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证券业引导数字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 俄电商平台Ozon公司仓库起火致1死13伤
- 上半年十大港口“成绩单”:宁波舟山港、唐山港、青岛港排前三
- 董明珠“接班人”淡出直播回归秘书主职 格力电器正申请多个“董明珠的店”商标
- 阿尔及利亚与捷克签署能源和矿产领域合作意向书
- 欧洲银行喜迎丰收季 只是好景不长
- 君百延集团发布一季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07.9万港元同比增加48.42%
- 聚焦餐饮、零售、旅游、民航等22个行业:社保缓缴,帮企业“加把劲”
- 发生了什么?A股突然直线拉升,千亿巨头涨停!中字头、大基建大爆发
- 明年起,“交房即交证”!这一省明确了→
- 美媒:葡萄牙的“黄金签证”,中国客户锐减
- 台统派学者:佩洛西用个人作秀给台湾带来巨大问题,“将是历史罪人”
- 央行、银保监会: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 各类房企一视同仁
- 花上万元防水补漏,“钱花了,漏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