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生鲜电商“烧钱”烧不出美好未来
来源:经济日报
最近,烧钱生鲜电商龙头企业每日优鲜备受关注,经济先后经历极速达业务暂停、日报APP无法使用、生鲜烧北京市消协约谈、电商股价跳水等,出美引发了市场对“生鲜电商是烧钱否还有未来”的讨论。
过去几年,经济生鲜电商一直是日报资本市场的风口之一。不仅阿里、生鲜烧美团等互联网企业相继落子,电商不少传统实体商超也纷纷入局。出美一些生鲜电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打法”:提出新的烧钱模式和概念,到资本市场融资,经济通过巨额补贴、日报优惠等手段,迅速扩大用户规模,扩张仓储和门店布局,抢占市场份额。这种先通过低价、补贴完成用户规模和流量聚合,随后再进行流量变现的方式,在互联网平台发展的初期吸引了大量资本持续投入,给企业带来了指数级增长。
然而,在风口和泡沫逐渐散去时,如果企业仍没有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一旦融资受阻,就很容易陷入困境。纵观过去几年倒下去的一批生鲜电商,经过多轮融资“输血”但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的,无一不是黯然收场。
对于生鲜电商来说,规模效应只能降低边际成本,却无法降低“硬成本”。传统零售是一个需要长期、稳定投入的“重活”“累活”,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固然能够提升其运营效率,但并不意味着能够替代复杂的供应链系统。尤其是生鲜商品通常为非标产品,与一般消费品相比,保质期短、容易损耗,对物流基础设施、冷链装备等要求更高,生鲜电商普遍采用的前置仓模式建仓费用、人力成本等也很高。比如,有研究发现,前置仓模式下,每个订单的履约费用是传统中心仓电商的3倍左右、平台型电商的2倍左右、社区团购的6倍左右。
在通过规模扩张将“盘子”做大之后,生鲜电商要实现稳定盈利,需要更高的订单数量、更精细的管理水平、更强大的供应链系统来支撑,而这些系统能力的建设是一个漫长、潜心积累的过程,无法通过“烧钱”来一蹴而就。
不久前,今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发布,传统零售巨头沃尔玛连续9年蝉联榜首,亚马逊则上升到第二位。这说明,作为与人们衣食住行联系最紧密的行业,零售业依然充满商业机遇和发展空间。随着消费升级加快,人们对于生鲜商品的需求将始终存在,留给企业的市场机会还有很多。
因此,面对暂时的经营困局,生鲜电商当下最紧要的不是继续寄希望于资本“输血”来化解困境,而是从过去“快公司”的经营理念回到精耕细作的长期主义上来,通过精细化运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体验,构建与自身规模相适应的系统能力和发展基础,稳扎稳打,在找到稳定盈利模式的前提下再追求扩张发展。惟其如此,生鲜电商企业才能实现基业长青。
(责任编辑:焦点)
- 上海豪宅市场高度活跃,有房源2年单价翻倍 专家:交易量未出现明显波动
- 美国“空调季”过去,天然气价格高位回落了40%
- 一把吉他拍出280万元“天价”,背后的他们依旧生活拮据...中国制琴师的匠心与困境
- 财政部:支持深圳在全国税制改革中先行先试
- 亚马孙地区8月份火灾数量超3万起 达到12年来最高
- 梦天舱发射圆满成功!中国空间站要变豪华版了🤩
- 10月制造业PMI回落至荣枯线下,高耗能行业景气度较低
- 速看!11月份这些新规将施行
- 频发的极端天气正显著影响美国旅游业
- 天能动力发布天能股份前三季度业绩 归母净利约14.25亿元同比增长33.73%
- 招行行长王良:田惠宇案件是个人事件 招商银行没有一个人受到牵连
- 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建成充电桩16721个
- 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增强资本市场财富效应 引导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等方式增强对投资者的回报
- “中国女首富”辞职,股价大跌40%!最新发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