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价格高开低走 建议农户适时销售
转自:农民日报
9月中旬,大豆低走黑龙江早熟品种收获上市,价格建议较去年提前约一周,高开贸易商毛粮(未过筛大豆)开秤收购价每斤2.95—3.15元,农户较去年开秤价每斤高0.2—0.25元,销售之后随着上市量增加,大豆低走价格持续走低,价格建议10月底每斤为2.7—2.8元,高开11月份以来大豆收购价格稳中偏弱,农户低于去年同期。销售
这与今年大豆生产规模扩大和蛋白含量不无关系。大豆低走由于政策支持大豆和油料生产,价格建议提高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高开扩大和大豆补贴差额,农户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高。销售预计2022年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超1500万亩,全国大豆播种面积增加2200万亩以上;东北三省一区扩种面积占70%以上,其中黑龙江扩种面积超过1000万亩,超额完成任务,大豆产量将再创新高。但是今年黑龙江大豆蛋白含量跨度广,高蛋白大豆占比不及去年,颗粒普遍小于去年。
新豆价格高开低走
国储入市价格止跌企稳
据观察,今年新豆价格呈现高开低走走势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新豆上市初期,陈豆价格高位运行,新豆延续陈豆价格,开秤价高于上年;二是随着集中大量上市,大豆增产基本确定,收购主体对新季大豆期望较高,但质量不及预期;三是国储大豆拍卖成交均价不断下调,最高时6215元/吨(8月2日),最低5845元/吨(10月28日),近期成交均价稳定在每吨5800元到5900元之间;四是期现联动性增强,新豆集中上市后,期货市场上豆一主力合约一路下跌,从6051元/吨下跌到5500元/吨盘整,也给现货市场主体提供了定价参考。
10月19日,中储粮北安、绥棱、敦化、嫩江开始收购新季国产大豆,按照蛋白含量差异化定价收购,价格每斤2.8—3元,国储入市收购给现货市场带来了利好提振,国内大豆现货价格止跌企稳,近期中储粮呼伦贝尔直属库兴安分公司等下调收购价格,大杨树直属库也下调挂牌收购价,新豆价格承压弱势运行,优质优价特征进一步显现。
供需双方僵持博弈
东北大豆购销旺季不旺
受新豆价格走弱、疫情多点散发影响,加上今年下游食用需求总体偏弱,收购方心态普遍谨慎,加工企业多随用随采,随收随走。截至11月7日,黑龙江全省62家重点企业收购大豆21.5万吨,收购量同比下降23%。今年国储大豆拍卖呈现拍卖频率高、成交量低的特点。截至11月1日,全年国储累计拍卖212万吨,实际成交51万吨,成交率仅23.8%。
由于今年大豆种植成本增加较多,农户对新季大豆收购价预期较高,价格回落后,惜售心理有所增强。综合典型种植户反映,由于地租、种子、化肥、农药等有不同程度上涨,今年黑龙江部分主产区大豆亩均成本800—1100元左右,较去年增加约200元,内蒙古亩均成本1000元左右,较上年增加约250元,农户普遍预期收购价格每斤3元左右,与贸易商预期价格有较大差距。尽管中央储备轮换收购已经启动,对稳定市场预期有一定引导作用,但受制于各地疫情频发,大豆购销总体较为清淡,进度偏慢,市场各方多处于观望僵持博弈阶段。
保障农户种粮收益
多措并举夯实增产根基
从保护农民的种粮收益和保障明年大豆稳产增产角度出发,一是建议中储粮拍卖和收购价格不再调低,加大轮入力度,发挥好对市场购销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指导各地和企业开展大豆市场化收购,稳定市场预期,促进大豆平稳有序收购。二是建议各地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粮食购销,协调好相关部门保障粮食购销车辆正常通行,引导农户适时出售,将预期收益尽早落袋为安。三是建议各地政府合理控制地租的涨幅,避免地租无序上涨增加种粮成本,继续增加大豆生产者补贴,完善储加销一体化政策,加大新型经营主体融资、保险等政策支持,多措并举夯实大豆稳产增产根基。
(责任编辑:知识)
- 快讯:指数午后集体回落创指跌超1.7% 中字头股票强势拉升
- 蔡建军:点、线、面结合,实现和打通整个换电生态
- 半年节点IPO申报骤增 排队待审企业超1000家
- 北京文化遭吴京、陈思诚等关联公司起诉 被追索约1.55亿元!
- 谷歌神秘项目“Pitchfork”曝光:教AI写代码 抢程序员饭碗
- 奥密克戎出现新分支 我国疾控专家密切关注流行趋势
- 吴京、陈思诚也来追债! 欠款超1.5亿元 北京文化遭4家公司起诉
- 爱美客重启港股上市AB面:“不差钱”与国际化
- 鹰美将于12月22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3港元
- 念好“新”字诀 注入新动能——新兴产业发展一线观察
- 《人生大事》票房过8亿元 横店影视股价大涨
- A股第二只千元股诞生!哪些机构成了“抄底王”,“捡漏王”?
- 多部国产新片亮相,其中不乏已经定档电影 中国电影票房明年能否迎来辉煌
- 新加坡确诊第二例猴痘输入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