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超时加班,动真格了!这些公司已被罚
中新财经4月1日电(记者 李金磊)整治超时加班,整治动真格了!加班
近期,司已全国多个省份集中排查整治超时加班问题。被罚一些超时加班的整治典型案例也公布出来。
北京两家公司因超时加班被罚
北京人社局近日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布2022年第一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加班公告,其中,司已两家公司因为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被罚。被罚
其中,整治北京世纪曙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实行标准工时制度,加班2021年3月至7月,司已该公司安排李x、被罚刘xx等14名劳动者每月延长工作时间超过36小时,整治并且未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加班2021年11月5日,司已西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该公司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行为给予警告,并罚款7000元,同时责令该公司停止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行为。
北京市鸿聚德饮食服务有限公司迎宾分公司实行标准工时制度,2021年4月至10月,该公司安排何xx、杨x等44名劳动者每月延长工作时间超过36小时。2022年2月16日,怀柔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该公司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行为给予警告,并罚款17600元,同时责令该公司停止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行为。
超时加班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这两家公司被罚的原因主要是每月延长工作时间超过36小时。这违反了延长工作时间上限的规定。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天眼查显示,上述两起案件的处罚依据包括《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
根据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因此,每人罚款500元的标准,已经是顶格处罚。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遭遇超时加班如何举报?
目前,北京、山东、安徽、河南、广西、青海、湖南、湖北、江西等多个省份正在集中排查整治超时加班问题。如果劳动者遭遇了超时加班,该如何举报呢?
其中,北京市人社局表示,畅通12333热线咨询电话、现场举报投诉窗口、邮件、网络等举报投诉渠道,对涉及超时加班问题第一时间受理处置。
此前,2021年四川曾集中开展为期一周的超时加班专项执法检查,明确投诉有多种渠道,一是可以通过电话、信函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举报投诉;二是可以直接到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的举报投诉接待窗口现场举报投诉;三是劳动者可以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官方网站举报投诉专栏进行举报投诉;四是也可以向本单位工会反映,由工会先行协调解决,解决不了的再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举报投诉。
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对中新财经表示,通过牺牲员工健康和休息,迫使员工超时工作最大限度产出来换取企业发展的做法是竭泽而渔。
苏海南认为,一方面,监管部门和社会舆论方面应该对于超时加班现象给予更多关注,督促企业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曝光不良典型,发掘表彰好的典型。其次,劳动者如果面临强迫或者半强迫超时加班,应该勇于、善于依法维权。此外,企业管理者还是要转变自己的过分压榨劳动者的错误观念,树立依法依规管理的正确理念。(完)
(责任编辑:知识)
- 发改委组织召开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融合工作协调推进会
- 把农业技术送到广阔田野,让农业更有奔头
- 资产评估报告频遭撤回 ST曙光关联交易再生变数
- 北京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全链条金融支持
- 特色农业贷 助力农业特色发展
- 阿维塔被热捧与长安汽车的尴尬
- 全链条ESG监管时代 地方银行如何引领绿色发展?
- 恒大“保交楼”的情况如何?
- 荣耀发布MagicOS 7.0 打造以人为中心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
- 回访小微餐企老板:有人转行开快递驿站 有人还在坚持努力
- 王一峰、董文欣:银行股会有中报行情吗?—基于17家上市银行的调研分析
- 佳力奇的依靠
- 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王翔:目前集团库存“水位”在下降
- 北京支持符合条件职业学校提升办学层次 拓展就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