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新型职业农民应成职称评定主角
经济日报
党的经济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日报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新型人才、职业职称主角文化、农民生态、应成组织振兴。评定这一论述蕴含着现代农业发展的经济深刻规律,其中人才是日报乡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新型乡风文明、职业职称主角治理有效、农民生活富裕的应成关键要素和基础支撑,也是评定乡村振兴的核心资源。
近几年,经济农民评职称的新闻被屡次报道。其实,自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以来,已有多个省份开展农民职称评定。
长期以来,不少人对职称评定有刻板印象,认为这只是针对专业技术人员而设置,农民似乎与职称从不搭界。事实上,农业从来都不是零技术门槛的产业。无论是根据节气时令、水肥供给等传统农业生产总结出来的农谚俗语,还是近年来在农业领域日益涌现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都离不开专业技术的支撑。同样的一亩土地、一座温室,在同等的气候和市场条件下,哪个收入会更好,因人而异的技术投入往往起决定性因素。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农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近年来乡村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向着一二三产融合的趋势演进,这对农业生产技术、设备、理念都提出了新要求,最终也是要落到人才上来。因此,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职称评定的主角,既是对传统农业生产劳动力水平评价的一次革新之举,也是人才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一项必然的现实需求。
从多地实践看,人才匮乏是目前推进乡村振兴的最大短板。要实现乡村人才振兴,不仅要挖掘人才、吸引人才,还要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让农民获得职称,用专业技术的评价体系对农业生产赋能,正是一次乡村和人才的“双向奔赴”。一方面体现的是技能价值认同,具有专业化人才服务产业的经济属性;另一方面赋予的是身份价值认同,具有激发人才活力、改变传统观念的文化属性。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城乡要素流动日益畅通和乡村产业发展的融合化、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水平不断提升,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也将随之不断壮大,不仅会有越来越多的“田秀才”“土专家”涌现,一些走出乡村的人才也将回流创业。
(责任编辑:热点)
- 李佳琦捧“小号”上位,开播11场吸粉164万,能再造一个顶流吗?
- 国银金租与许昌市建设投资订立融资租赁合同 赚息8027.5万元
- 知名游资小鳄鱼豪掷1亿元压注,“新宠”兔宝宝究竟有何独到之处?
- 新发产品募集升温 银行理财规模有望“回血”
- 1900多万补偿款拖延数月仍未支付 荣丰控股业绩承诺方被责令改正
- 历经去年资金流入同比骤降90%,2023年新兴市场吸金能否“否极泰来”
- 比亚迪、中石油突然大涨!
- “2022年度活力城市”案例发布,你的家乡上榜了吗?
- 每经热评丨暴雪与网易“分手”既是遗憾也是发展契机
- 1月10日美股成交前20:瑞穗将埃克森美孚列为2023年能源行业首选股
- 【史海回眸】布洛芬之父,曾在醉酒后以身试药
- 网传“1888万彩礼”,参与调查人员回应!当地官方建议彩礼不超过3万元,市民:天价彩礼只是个例
- 江西南昌县:购90平米(含)以上新房每套发放1万元消费券
- 明星私募展望2023年投资:一个值得期待的“双击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