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家长群扛起“政务KPI”?治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孩子入校学习、靠家扛起家长进群沟通,长群早已是政务I治治时下中小学家校共育的标配。但与此同时,尖上众多与教学无关的式主“任务”也常在群中冒头,不能屏蔽还不敢不理,靠家扛起搞得家长们颇为疲惫。长群
盘点下来,政务I治治家长们要完成的尖上“作业”不少。文明创建、式主县区争优,靠家扛起被发动投票点赞、长群转发分享;安全教育、政务I治治普法宣传,尖上被张罗下载APP、式主关注公众号;民意考核、意见收集,被号召填问卷、写“作文”……不仅要全方位配合各种政务工作,还得在群里截图留痕、接龙打卡,动作稍晚一点还可能被“连环@”。更有甚者,不少商业机构打着与政府部门合作的名义,让学校帮忙在群里推广自家产品。一时间,家长仿佛成了“工具人”,哪里需要流量“KPI”就得往哪里冲。
家长群变任务群,背后是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蔓延进了校园。个别地方、个别部门,为了数据好看,强行凑人头、拉人气。而活跃度高、便于组织的家长群,便成了重点对象。毕竟,对于多数家长来说,各种任务再繁琐,为了“老师工作顺利,孩子不受数落”,都会尽可能完成。另一方面,学校和老师其实也并不好过,很多时候因一句“接通知”“按要求”,就被安排了一堆与教学无关的工作,一旦与考核指标挂钩更是无法推脱。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家长群是维持沟通的。这些年,教育部门对家长群的定位反复重申解读,北京市教委在2019年就明确,中小学组群里不得发布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广告、求助、募捐、拼课等信息。这些“群规群矩”不仅是对学校的要求,更是对校园与社会关系的一种厘清。对此,各方面都要摆正态度,不要凡事都往“小手拉大手”上靠。相关部门也要进一步落实规则,想办法把各类家长群管起来,清除形式主义的生存土壤。
家长群不容“搭车”,少一些无关的流量“KPI”,让老师家长们都松口气,也是在给教育减负。
(责任编辑:娱乐)
- 寿险业改革成效初显:代理人数量降幅收窄 银保渠道业绩高增长
- 美联储7月决议:再次加息75个基点,鲍威尔讲话引发狂欢
- 走进泉果 | 草木山石 “心远·地偏”之处炼就浩然之气
- 美联储再次加息75个基点,重申控通胀的坚定承诺(附声明)
- 上市公司两年虚增利润逾28亿,拟被罚2560万,3人终身市场禁入
- 太难了!豆神教育被银行起诉索要7亿多元贷款,办公室都已被抵押
- 第二次青藏科考女科研人员占比超三成
- 中信证券:美联储9月存在加息放缓至50bps的可能,预计年内或加息至3.5%附近
- 供需向好叠加估值优势 机构布局原料药板块
- 从精品到精品:兴证全球投顾的一种基因表达
- 央行进行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10%
- 消博会新品首发数量创新高 参展商: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
-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稳定和扩大消费,支持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适时适度降准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 华润置地: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约1210亿元 同比减少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