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报告定调民营经济发展,金融活水如何护航?
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发展民营经济的大报调民鲜明要求:“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告定毫不动摇鼓励、营经支持、展金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融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等等,水何再次表明了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护航决心。
11月9日,大报调民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告定民营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营经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民营经济的展金发展方向。下一步,融活银行保险业、水何金融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对民营企业的护航金融服务机制,改善提升民营企业融资的大报调民可得性,持续降低融资成本,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活力。
近年来,对于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监管部门多措并举,打出一套助企纾困组合拳,特别是加大对疫情期间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金融服务取得明显改善,融资覆盖面稳步扩大、融资可得性持续提高、产品服务积极创新、融资成本也在稳步下降。前三季度,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年化利率同比下降0.64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不可或缺
面对疫情冲击和外部严峻环境,民营企业家困惑很多。二十大报告就发展民营经济做出了诸多重大论述,对于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意义重大。
二十大报告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曾刚对第一财经表示,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方向,下一步,银行业、保险业、金融监管部门都要围绕“两个毫不动摇”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同时,首次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此外,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在曾刚看来,民营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民营企业的发展。他建议,要进一步鼓励民营企业创新,增强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带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民营经济在稳增长、改善民生、促进创新,特别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已成为口头禅的一组数据说明了民营企业的贡献: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靠金融创新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护航民营经济稳定发展,金融必须一马当先。
“二十大报告对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信号,接下来金融要继续重点围绕实体经济发展,民营经济肯定是要重点支持的方向。”曾刚称。
近年来,银保监会引导金融机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强化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特别是加大对疫情期间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金融服务取得明显改善。
“过去一段时间,银行机构做了不少工作,金融机构建立专门的部门,比如普惠金融部去服务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同时,监管部门也在引导银行建立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专门的部门、相对独立的审批权限、相应的资源倾斜,在很大程度上能推动金融机构的内生动力。”曾刚说。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解到,很多银行在年初就明确了民营企业服务目标,合理提高业务考核权重,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同时,明确尽职免责认定标准和免责条件。
比如,通过激励约束相结合的形式合理设置经营单位民营企业类考核指标。该行综合绩效考核方案中对普惠金融(含民营企业)设置指标,从2020年2%的权重改为2021年10%以上的权重占比;2022年在分行绩效考核中按3:3:2:1:1比例设置普惠贷款增量、普惠客户数、普惠不良容忍度、普惠合规管理、普惠重大投诉五类指标。
随着长效机制不断完善,融资覆盖面稳步扩大。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今年前三季度,银行新发放的企业类贷款中,有一半以上投向了民营企业。
长期以来,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存在“缺抵押、缺信用”的天然短板,在获取金融服务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近年来,接连不断的高规格会议专题研究民企融资问题,金融机构服务模式不断优化,融资可得性持续提高。在经营模式上,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通过数字化转型,积极开发线上金融产品,大量民营小微企业获得了融资支持。在贷款方式上,很多银行根据民营企业经营实际,减少对抵押物的过度依赖,增加信用贷款投放。
曾刚认为,民营企业融资可得性的改善以及融资成本的下行与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高度相关。比如,更多依托供应链产业链的服务模式,有效降低了获客成本、运营成本和风险成本。再比如,通过科技赋能、数据赋能不断降低对抵押物的依赖。
截至9月末,民营企业信用贷款同比增长28.7%,远远高于民营企业贷款平均增速。
银保监会称,下一步将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环境,督促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机制,持续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质效,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曾刚建议,接下来要进一步完善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银行内部的管理制度,通过产业数字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创新,来改善提升民营企业融资的可得性,并进一步持续降低融资成本,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活力。
(责任编辑:休闲)
- 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环比增长15.89%
- 德国总理继续坚持在年底禁运俄罗斯石油
- 俄乌冲突9个月后 欧洲官员斥美国人从中获利欧盟遭罪
- 王晓玲:2022年中国保险康养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土耳其称“爪剑”行动已消灭184名“恐怖分子”
- 特斯拉连撞2车致2死1伤:司机被控制
- 中电数据董事长李世锋:数据驱动服务全民健康管理
- 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应亚珍:医保为什么要进行支付方式改革
- 荣盛发展上半年净利转亏,加速去化致毛利率下滑
- 最新!北京近三成骑手被封控!多地核酸检测出新规,这些人可不参加
- 乌克兰首都基辅计划每天向家庭用户供应4至6小时电力
- 美方禁止多家中企向美提供电信设备,外交部:无理打压中企的又一恶劣案例
- 全球第一家做钻石零售的电商悄然退出中国内地市场
- 深圳倡导市民下周居家办公 餐饮、各类密闭场所限流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