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集中供地已成交1.46万亿元,谁是房企拿地榜上“黑马”?
每经记者 包晶晶
10月26日,黑马随着成都第三批集中供地开拍,今年集中交万今年22城第三批集中供地也进入收尾阶段。供地
从今年已经完成前三批次集中供地的已成亿元城市来看,上海、房企北京、拿地杭州、榜上合肥等热点城市热点地块竞拍热度依旧,黑马而青岛、今年集中交万广州、供地无锡等城市则频出现底价成交与流拍。已成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梳理发现,房企截至目前,拿地在今年的榜上22城集中供地中,国企央企、黑马地方国资仍是拿地的主力军;民营企业拿地积极性普遍不高,只有在少数城市的集中土拍中,民企拿地表现突出,如杭州、合肥、武汉,以及前两批次均100%民企拿地的长春。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小型地方性房企成为土地市场的“黑马”。
“今年第三批集中供地土拍热度再次降回2021年第三批次的水平。”
据中指研究院测算,截至10月12日,已完成第三批集中供地的13个城市,前三个批次集中土拍流拍率基本维持在7%-8%的稳定区间,而熔断地块占比由第一批次的接近30%腰斩至第三批次的15%,同时溢价成交地块比例也下降了15个百分点。
13城2022年集中供地成交情况 对比来源:中指研究院具体来看,无锡第三批集中供地全部底价成交;青岛推出33宗地,3宗流拍、28宗底价成交;南京原计划公开出让46幅地块,最终14宗延长挂牌时间,交易日实际挂出32宗,最终1宗流拍、27宗底价成交、1宗触顶摇号,仅3宗有溢价;南昌22宗涉宅用地,12宗地块流拍,流拍率达55%,5宗溢价成交,其中4宗地价熔断触发摇号;广州挂牌18宗宅地,2宗提前终止出让,流拍3宗,流拍率达到16.7%。
不过,部分热点城市第三批集中供地则是另一番场景:北京18宗地全部成交,4宗竞拍至地价上限;上海35宗涉宅用地全部成交,8宗达到中止价进入“一次报价”、24宗底价成交;杭州19宗地中8宗竞拍至地价上限。
底价成交成为今年土地市场的常态。今年第二批集中供地,22城共计推出涉宅用地463宗,推出规划建面4642万平米, 成交涉宅用地431宗,成交规划建筑面积4196万平米,收金5413亿元;其中,87宗地块溢价达到上限成交,上限成交占比20.2%,288宗地块底价成交,占比高达66.8%。
从今年完成第三批集中出让情况来看,底价成交和低溢价率继续延续,无锡11宗土地全部底价成交,武汉平均溢价率0.1%,天津0.13%、厦门0.17%、广州0.5%……截至目前,第三批集中供地中平均溢价率最高的宁波,为8.59%。
从拿地金额来看,国企央企和地方城投仍是拿地主力军。
今年22城首批次集中供地共成交金额4966亿元,民营企业拿地金额仅903亿元,地方国资拿地金额1560亿元。第二批集中供地22城共计收金5412亿元,民营企业拿地金额降至846亿元,占比15.6%;地方国资拿地金额上涨至1945亿元,占比增长至35.9%;国企央企则出资2561亿元进行拿地,占比47.3%;
截至目前,已完成第三批集中供地的15个城市共收金4196亿元,其中央企拿地金额1339亿元,占比31%;地方国资平台出资达到2163亿元,占比超50%;混合所有制及民企的拿地金额分别占比5%和13%。可见,地方国资平台已成为土地市场的主要托底者。
今年第一批集中供地各类企业拿地情况 来源:中指研究院中指研究院土地事业部负责人张凯曾在10月22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于房企而言,提升周转速度的核心仍然在于去化速度。在房地产救市政策发挥的作用逐步减弱的当下,营销持续乏力致使房企投资意愿降低,进一步拖累宏观经济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导致置业意愿继续下降,产生了负反馈循环,去化速度很难提升,房企的投资意愿在反复摩擦中被不断消耗。”
在为国企央企为主导的拿地榜单上,也有着民营房企的身影,其中不仅有这样的深耕型区域龙头房企,牢牢占据杭州市拿地金额榜首;也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房企,如大家房产在杭州的拿地金额反超万科排名第五,也在宁波土拍金额中排名第七。
今年第二批集中供地各类企业拿地情况 来源:中指研究院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10月26日通过书面方式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去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土地市场买家除全国性大中有全国性大中型央国企、地方国企外,还有部分区域型房企。特别是随着土地市场趋冷,这些区域型房企发挥所在深耕区域投研、品牌等优势,在优势城市拿地扩大区域市场竞争力。随着市场后期市场趋稳复苏,这类企业的规模及市场竞争力将明显提升。”
对于大多数房企“无力”拿地的现状,张凯认为,“与其通过提高销售限价为房企提供‘看得见摸不着’的利润空间,不如地价和限价双降,直接让利于购房者。”
9月24日,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严禁通过举债储备土地,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不得巧立名目虚增财政收入,弥补财政收入缺口。进一步规范地方事业单位债务管控,建立严格的举债审批制度,禁止新增各类隐性债务,切实防范事业单位债务风险。
来源:财政部官网(责任编辑:时尚)
-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世界杯开幕前夕,足坛两位巨星梅西和C罗却下起国际象棋。近日,他们在社交媒体平台照片墙Instagram)发布同一张照片,照片中两人面对棋盘深思熟虑,似乎在认真思考下一步棋。配文称, ...[详细]
-
★ 中证1000指数的成分股分布与收益特征中证1000指数约覆盖了A股总市值的16%,其成分股平均市值仅58亿元,有明显的小盘股特征。从行业分布看,中证1000指数行业权重较为分散,占比较高的行业为电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中新网6月24日电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近一周,全国疫情形势持续向好,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比上一周下降了81.6%,但仍有新增本土病 ...[详细]
-
今晚直播 |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平行论坛“全球地缘经济变动下的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即将召开
2022年11 月 21 日至 23 日,2022 论坛年会将在北京举办。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北京金融街建设与发展三十周年时间节点,本届论坛年会主题为“踔厉奋发,共向未来——变局下的经济 ...[详细]
-
由于食品销售下降,英国5月份零售销售下降,这进一步表明,在家庭财务状况日益紧张之际,消费者削减了支出。英国国家统计局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零售销售较4月份下降0.5%,为四个月来第三次下降。4月份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尊敬的游客、市民朋友们:按照北京市及昌平区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银山塔林景区暂定于2022年6月25日——26日闭园两天。已预约门票的游客请您通过昌平文旅集团、明十三陵、银山塔林微信公众号进行退票,给您带 ...[详细]
-
2022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1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5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09%和2.50%。此次发行受到境外投资者广泛欢迎, ...[详细]
-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乐琪 实习记者 何蕊6月24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75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经开区要坚持疫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