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网信办曝光一批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 仿冒APP具有较大迷惑性和欺骗性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国家光批重要指示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网信网络国家网信办会同公安部等有关部门,办曝深入整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电信典型大迷建设国家涉诈黑样本库,诈骗建立互联网预警劝阻平台,案例精准提示潜在受害人,仿冒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较今年以来,惑性和欺国家网信办反诈中心排查打击涉诈网址87.8万个、骗性APP7.3万个、国家光批跨境电话7.5万个,网信网络并纳入国家涉诈黑样本库。办曝目前,电信典型大迷国家涉诈黑样本库已涵盖并处置涉诈网址318.7万个、诈骗APP46.9万个、跨境电话39.7万个,互联网预警劝阻平台预警超6亿人次。为提高人民群众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现将部分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一、2022年2月,江西省某市受害人洪某某下载了一款名为“京东.J.R”的仿冒APP,受到“额度高”“利息低”等表述诱导,注册账户并申请贷款。平台谎称其账号异常,需转账到所谓的“银保监会账户”进行验证,洪某某先后多次转账,合计被骗5万元。
二、2021年8月,江苏省某市方某某下载了“阿聊”APP和“汇龙支付”APP,参加所谓的“高额”任务返现活动。平台以连单任务、信誉不足为由让方某某先充钱再重启任务,方某某累计被骗11万元。
三、2021年11月,四川省某市张某某接到谎称某电商的客服电话075xxx384,称张某某购买的尿不湿因质量问题可申请退款。张某某未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对方信息,按照对方指示进行转账操作,合计被骗7.5万元。
四、2021年6月,诈骗分子冒充浙江省某市派出所民警,联系郭某称其已涉嫌诈骗被立案,并要求郭某登录仿冒的某公安局官网查看立案信息,将资金转移到“安全账户”。郭某按照诈骗分子要求转账,合计被骗50余万元。
五、2022年2月,河北省某市受害人胡某看到炒股广告,下载“平安证券”仿冒APP进行相关投资操作,开始投入小金额盈利并提现成功,遂加大投资金额,最后提现失败,合计被骗50万元。
六、2022年1月,湖北省某市张某某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平台客服,能准确说出张某某个人信息,并表示要帮张某某消除“校园贷”记录,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张某某按照对方要求向多个网贷平台借款,并分别转到对方提供的账户,合计损失6万元。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近年来,利用APP进行诈骗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主要犯罪手段之一,约占整体案发量的六成。其中,网络兼职刷单、快速贷款等诈骗APP较多,特别是有一些仿冒各大银行和金融平台的APP具有较大迷惑性和欺骗性,广大人民群众需提高防范意识。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同志强调,各类网站平台特别是具有社交属性的相关平台要严格落实企业责任,加强涉诈信息处置,坚决把好第一道关。手机厂商、安全厂商、浏览器厂商等要积极接入互联网预警劝阻平台,应接尽接、不留死角,织密预警劝阻网络,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百科)
- 卡塔尔世界杯揭幕战正式打响
- 中信智库头条:如何用模型看风险与收益
- 行业风向标 | 特斯拉降价VS国内车企涨价,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加剧
- 红包大战熄火,春节黄金档渐成鸡肋?
- 卡塔尔斥巨资办世界杯,迪拜或成大“赢家”?!背后的经济账,算明白了→
- 2022没跑赢大盘,2023目标下调,长城汽车亟待转型
- 这一地区横跨八国,什么情况让超万所学校关闭,数百万人逃离家园!联合国官员发声
- 高盛,据报昨开始裁员,投行部门幅度最大,今年或减40%奖金
- 哪吒领跑,理想掉队!“造车新势力”多款新车陆续发布
- 中国人保获评“年度ESG领军保险公司”
- 诺辉健康-B发盈喜 预计年度收入同比增长252.7%至267.7%
- 股海导航 1月12日沪深股市公告与交易提示
- 东航涂装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完成首次试验飞行
- 中国人寿集团获评“年度最具投资价值保险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