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押注一个新赛道,专门收割老外
一个出海新物种正傲立全球。腾讯
一种名为ebike(电助力自行车)的押注自行车,正成为欧美人短途出行的个新时尚单品。ebike是赛道收割一种两轮短途出行工具,在传统自行车的专门基础上依靠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实现了电机、老外控制器、腾讯蓄电池等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押注机电一体化。
售价1000-3000美元之间、个新两倍于普通自行车速度、赛道收割上坡更省力,专门这些特质让ebike畅销欧美。老外紧贴碳中和、腾讯消费电子和短途电动出行的押注标签,更是个新让ebike几乎踩中了当前一级市场追逐的所有概念。
“投资之王”腾讯也看中了这个赛道。11月7日,天眼查数据显示,腾讯入股了深圳市十方运动科技有限公司品牌TENWAYS,此前这家ebike品牌已经获得了来自高瓴创投的Pre-A轮融资。
中国企业走在ebike赛道的前列,也是这个新晋物种的主要供应链基地之一。TENWAYS成立一年内,就迅速在欧洲荷兰设立了销售总部,铺设了超200家实体门店,线上销售成绩不俗。
在出海舞台与全球品牌竞技,中国这个世界工厂能否摆脱为他人做代工,孕育一个真正的全球品牌?
席卷
短途电动出行赛道,今年以来尤其热闹。
从传统自行车厂商到四轮汽车厂商,再到新消费品牌,各路玩家在ebike赛道里攻城掠地。
自行车老司机们自然不愿错过这个火热风口。截至目前,众多老牌自行车制造商摩拳擦掌,捷安特、Specialized、Marin等都推出了电助力自行车车型,进行产品拓新和品牌升级。
汽车厂商方面,特斯拉、保时捷、宝马、劳斯莱斯等都在ebike赛道上动作不断。尤其是保时捷开启“买买买”,2021年底收购了克罗地亚电动自行车品牌Grey.p主要股权,2022年又宣布全资收购德国电动自行车厂商Fazua。
一批押注两轮短途出行风口的新消费品牌也陆续涌现,不少品牌已经成功获得资本青睐。比如派电科技的Pre-A轮融资来自联想创投;高瓴资本不仅在国内投资了TENWAYS,在国外还用1.3亿美元投资了荷兰的VanMoof。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创业者们几乎都有着多年出行行业的从业经验。
比如摩拜单车前联合创始人徐洪军,在2017年创立了致力于微出行智能交通领域的洪记两轮;两轮电动摩托品牌摩兽出行成立于2018年,其创始人陈官平曾在国内知名摩托车品牌任职;TENWAYS创始人梁霄凌更是传统自行车行业里的老人,曾任千里达集团总经理,TENWAYS也是从千里达内部孵化而来。
这些出行领域的老兵敏锐地洞察到存量市场里的增量机会,才一头扎进了这个赛道。正如梁霄凌曾喊出:“智慧电单车是自行车行业未来的风口,等风来不如主动造势。”
相关分析认为,“碳中和+消费电子+短途电动出行+新能源”,ebike几乎踩中了一级市场正在追逐的所有概念。
一方面,ebike能更好地满足短途出行和通勤需求。ebike适配日常生活骑行,车速通常是传统自行车两倍,可以在通勤和出行中,让人们花更少的时间、走更远的路,看更多的风景。
另一方面,ebike符合了全球低碳出行的趋势。从全球能源现状来看,在绿色环保理念的普及下,燃油车转为用电车成为必然,而靠电助力驱动的ebike成为短途出行交通工具的新宠。
出海
或许国内很多人对ebike还不太熟悉,但这个新晋潮流出行单品在国外已经卖得风生水起。
根据德勤数据,2017-2021年,欧洲和北美市场的ebike销量由250万辆提升至640万辆,4年间增长了156%。据欧洲自行车制造商协会等预计,2020年全球电动自行车销售规模在700万辆左右,到2025年欧洲市场销量有望达1200万辆,年复合增速有望维持在20%以上。
在国际市场的角逐中,中国ebike企业出海成绩尤为亮眼。部分品牌告诉亿欧,公司目前并没有面向国内消费者的计划,产品主要就是卖到海外。
面世仅一年的电动两轮车品牌ADO畅销西欧,目前在海外已经成功开拓了50多家代理商。ADO创始人Mr. Sen表示,要抓住当地中产阶级消费者的需求。“原来要花3000欧买一辆电动自行车,现在花2000欧就能买到中国品牌的产品,且性能、质量、服务等各方面还非常不错。”
另一国内品牌大鱼智行也已在欧洲和中国设立产线,旗下包括微型电单车、城市和越野系列产品。大鱼智行联合创始人 CEO马宇驰告诉亿欧,2021年大鱼在整个美国销售了30万台ebike,市占率约35%,成为目前ebike出口份额最大的国内厂商。
美骑网何兆志介绍,外销成绩优秀的除了一些主打高品质高格调的新生势力品牌,还有这样的电机部件厂商。凭借中国消费电子和自行车供应链体系搭建的完善,相信国内电助力自行车在未来一段时间会有长足发展。
“东边不亮西边亮”的背后,包含多种主客观因素。
首先,中国生产ebike有天然的技术优势。近年来,中国企业在电机、电池、控制器领域突飞猛进,获得了与国际一线厂商平起平坐的话语权。
电助力自行车的核心技术,在电池和力矩传感器上。电池主要是影响续航的长短;力矩传感则是一项精密的技术,存在比较高的技术壁垒,对于电助力性能影响更大。
目前,国际上比较出名的电机生产厂商主要有雅马哈、松下。中国的八方股份也有着较成熟的力矩传感器技术,已经是全球排名前列的电助力电机生产商,拥有众多境外中大型电踏车品牌商以及境内外整车装配商客户,与多个国际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
其次,中国是全球三大自行车供应链基地之一,有生产ebike的土壤。中国是国外高端自行车品牌的主要代工地之一,形成了以华东江苏、华南广东、华中天津为中心的三大自行车代工生产基地。
除了中国本土具有生产ebike的产业基础以外,一些宏观环境因素也促成了中国ebike品牌在海外的大势。
其实早在2014年,ebike在海外就已经发展迅速,但近几年的疫情,使其增速超过了传统自行车。因为疫情使得欧美城市地铁受影响停摆,也让全球人民对于健康更加重视,以ebike为代表的两轮出行兼具运动和短途优势,这加速了行业的快速增长。
另外,为了减少碳排放,欧美各国也出台了补贴政策及碳积分政策,鼓励用户购买以电驱动为动力的短途出行交通工具。
比如,美国众议院通过法案规定,当前市民购买电动自行车最高可获1500美元补贴;在德国慕尼黑等城市,购买电动自行车最高可获补贴500欧元;瑞典政府为每辆售出的电助力自行车提供售价25%的补贴,最高1000欧元。
不饱和市场
短途出行的智能化趋势,对中国和世界企业来说都是个机遇。
市场研究机构Allied Market Research预测,到2030年全球ebike市场规模将达到1186亿美元。北美尤其是一个大市场,市场研究公司NPD集团数据显示,2019-2020年,美国电动自行车的销量增长了145%,是传统自行车的两倍。
快速增长的规模、尚不饱和的市场,对创业者来说无疑是一片诱人的蓝海。
马宇驰告诉亿欧,在国内市场,有上百家公司可以做ebike,在全世界,大约有300多个正在销售的ebike品牌。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想在欧美市场做ebike的新品牌已经有大概30-40家。但现阶段各品牌出货量规模仍较小,从概率来看,具有博弈机会。
“按照平均1000美元一台算的话,100万台出货量就是一家流水10亿美元的公司,到2025年,全世界范围内可以同时容纳至少20家这样的公司。目前行业格局未定、足够分散,以后一定会有多家超过10亿美金流水的公司出现。”马宇驰表示。
随着ebike概念在国内外引起关注,未来1-2年行业将迎来创业的爆发期。但对创业者来说,挑战才刚刚开始。
对于已经入局的品牌们来说,本地化服务将成为出海的关键。
Mr. Sen表示,电动两轮车这个产业的出海,最终还是要落地到本地化服务。如何做好本地化服务,可以从两个维度布局:一方面,要和本地城市代理商寻求合作;另一方面,要提高仓储物流效率。
“当把产品交给客户之后,这个服务就升级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很多售后配件、智能升级等,这些是服务的部分,也是电动出行服务很重要的内容,所以需要线下的实体店来帮我们做这样的服务。”Mr. Sen解释。
马宇驰也回忆,大鱼在2017年进入美国市场时发现,美国人民热衷于线下商超的体验,尤其以Costco为代表的本土会员制超市在北美十分兴盛。为了快速打入美国市场,大鱼和全美500多家Costco达成了战略合作,由此进入美国本土消费市场。
对于尚未入局的创业者来说,要警惕同质化竞争下,风口从蓝海变红海。
当ebike成为一个新的风口,无数厂家必将在这个赛道上“动起来”,想要赚到快钱、收割第一批消费者。届时,行业或将“遍地都是ebike”。
目前,ebike行业并没有形成技术壁垒,相关供应链也有待整合,产品质量是否经得起考验还有待分晓。可以预见的是,行业必将经历一个从山寨盗版横行走向品牌确立的过程。
结语
今天,几乎每一个公司都渴望出海,成为一个全球性品牌。
作为全球消费电子产品的主要阵地,凭借供应链和生产制造优势,中国有极大概率可以诞生一个全球性的ebike品牌。
不过未来ebike或将延续消费电子行业的竞争路线,从价格战的厮杀中建立品牌标准和服务形态。消费类的产品市场竞争没有红海,只有血海。产品、渠道、运营、售后等多方面的平衡,这更考验一个企业的综合组织能力。
创业者在出海赛道上需要捕捉更多的确定性,真正意义上的“Made in China”,只有在产品、服务等方面形成强有力的品牌符号,才能屹立出海大市场。
参考资料:
1、《出行新物种敲击海外市场》,36氪
2、《年轻人的第一辆保时捷,仅需6万元》,投中网
3、《ADO创始人Mr. Sen:面市1年签约1亿多,下一波出海红利在于中产》,出海e家
(责任编辑:探索)
-
美联储鸽派高官:市场表现得好像已经加息到6%,强调注意加息影响的滞后性
向来被视作美联储内鸽派高官的旧金山联储主席Daly表示,如果通胀没有缓解,美联储将有可能加息至5%以上。她同时强调,加息并非是唯一的紧缩市场的工具,金融市场的实际反应和政策利率之间存在差别,当前金融市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招商宏观】市场正在寻找“夜空中最亮的星”核心观点:A股一季度大跌,原因是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三重压力”,主要来自于外生的稳增长政策,而民营企业 ...[详细]
-
周二4月5日),国际金价承压,尽管西方对俄实施新制裁的前景支撑金价,但美联储为控制通胀可能加大升息力度,限制了金价上行空间。北京时间15:26,现货黄金下跌0.22%至1928.20美元/盎司;COM ...[详细]
-
投资实现开门红锐财经)4月3日,四川宜宾临港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正在进行中跨梁段钢箱梁吊装。宜宾临港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是新建川南城际铁路自贡至宜宾线的重点控制性工程,是国家“八纵八横”中渝昆高铁、蓉昆高铁的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讯记者 姚倩)的连花清瘟近期在线下卖断货,“眼红”的厂家发现了新商机。11月22日,以岭药业发布声明称,近期市场上出现诸多名称为“连花清温茶”“链花清温茶”“莲花清温膏”“莲花清 ...[详细]
-
俄总统新闻秘书:俄罗斯正承受史上最大压力制裁,卢布结算系统将会扩大到其它出口产品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3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现在正承受历史上最大压力的制裁。此外,佩斯科夫表示卢布结算系统将来会扩大到其他俄罗斯出口的产品。佩斯科夫:俄罗斯正承受历史上最大压力 ...[详细]
-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当地时间4月5日,日本东日本旅客铁道公司宣布,日本东北新干线预计将于14日全线恢复通车。受3月16日晚强震影响,日本东北新干线暂停部分路段运行。 ...[详细]
-
小米POCO M4曝光,打造联发科天玑700、90Hz LCD屏
小米此前在印度推出了两款 POCO 系列新机 ——POCO M4 Pro 和 POCO M4 Pro 5G。该公司最近似乎正准备再推出一款 POCO M4 系列的智能手机,命名为 POCO M4 5G ...[详细]
-
2022年2月10日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拍摄的住宅区建设现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 资料图9月1日上午,临港新片区高品质城市建设座谈会举行。座谈会指出,临港新片区挂牌成立三年,对外交通 ...[详细]
-
据莫斯科交易所当地时间4月4日更新的数据,当日开盘后莫斯科交易所指数上涨0.56%,RTS指数上涨0.75%。美元汇率上涨1.13%,美元对卢布为1:84.9,欧元汇率下跌0.58%,欧元对卢布为1: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