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50多年!长江口二号古船“重见天日”
全文2362字,重见天日阅读约需5分钟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 白爽 校对 赵琳
2022年11月21日凌晨0时40分,时隔长江口横沙水域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新的多年历史性突破,22根巨型弧形梁组成的长江长48米、宽19米、口号高9米、古船重约8800吨的重见天日沉箱装载着古船,经过4个多小时水下持续提升后,时隔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中部月池缓缓露出水面,多年古船桅杆清晰可见,长江古船时隔150多年重见天日。口号
11月21日,古船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重见天日几天后,时隔长江口二号古船将被“奋力轮”带入杨浦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多年开启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新阶段。
▲长江口二号古船打捞现场。国家文物局供图━━━━━
长江口二号古船为木质帆船,已探明有31个舱室
2015年,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上海市文物局组织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在长江口崇明横沙水域开展水下考古重点调查时,通过声呐扫测等技术发现了一艘木质古船,考古编号为“长江口二号”。为进一步摸清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性质和年代,从2016年开始,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等国内专业机构,每年对古船进行水下考古调查和多学科研究。
经过7年的水下考古调查勘探,探明了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基本情况。长江口二号古船为木质帆船,确认年代为清代同治时期(公元1862-1875年),所在水域水深8-10米,船体埋藏于5.5米深淤泥中,残长约38.1米、宽约9.9米,已探明有31个舱室。
据介绍,古船上部的船艏、缆桩、主桅杆、左右舷等结构完整,从目前的勘测情况看,推测为清代上海广为使用的沙船的可能性最大。通过选取4个舱室进行的小范围清理,舱内均发现有码放整齐的景德镇窑瓷器等精美文物,已经出水完整或可修复的文物种类多、数量大。
▲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国家文物局供图另外,在船体及周围还出水了紫砂器、越南产水烟罐、木质水桶残件、桅杆、大型船材、铁锚、棕缆绳、滑轮以及建筑材料等大量文物。特别是出水的绿釉杯底书有“同治年制”款,为古船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021年和2022年,上海市文物局两次组织水下考古专业机构对长江口二号古船及周围进行了水下调查,清理出了前几次调查未发现的元代瓷器和高60厘米完整的豆青釉青花大瓶等大型整器,以及一批产自江苏宜兴窑陶瓷器。
▲古船模拟图。国家文物局供图━━━━━
首创弧形梁打捞技术,确保古船成功整体打捞出水
浑水环境是中国乃至世界水下考古发展至今极难跨越的瓶颈。在水下考古工作启动之初,上海市文物局组织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等机构的考古工作者与科技工作者开展跨界合作,自主研发了获得国家专利的“浑水水域水下成像装置”,开发了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的“水下考古装备关键技术与应用”,综合运用无人艇、多波束声呐、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仪和磁力仪等海洋物探设备,对长江口水域开展水下调查,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成为发现长江口二号古船最重要的因素。
在国家文物局同意采取整体打捞方式对长江口二号古船进行保护后,上海市文物局会同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集成当前世界最先进的打捞工艺、技术路线、设备制造,最终研究并形成了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来打捞这艘古船。
该项技术是在大胆进行科研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而提出的全新打捞解决方案,创造性地融合了核电弧形梁加工工艺、隧道盾构掘进工艺、沉管隧道对接工艺,并运用液压同步提升技术、综合监控系统等目前全球最为先进的高新技术。
▲弧形梁。国家文物局供图此外,为了平稳安全提升弧形梁形成的沉箱并顺利将其护送至船坞,创造性地设计并建造出一艘专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奋力轮”主尺度长130米,宽34米,型深9米,设计吃水6米,两端设有同步提升装置,在船中部开口,自带一个长56米、宽20米的月池。穿梁完成后的弧形梁沉箱装载着古船直接由“奋力轮”从海底提升至中部月池,并转运、卸载至船坞,一艘船完成了提升、运输、卸载三项任务,具有安全性高、操作性强、科技含量高等诸多优点。
古船成功整体打捞出水,也证明了首创的弧形梁打捞技术的先进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国家文物局表示,这些首次应用于考古与文物保护领域的技术,充分体现了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为水下考古整体打捞模式提供了新方法、开辟了新思路、增加了新案例,为世界水下考古提供了中国理念、中国经验。
▲出水的清同治景德镇窑豆青釉碗。国家文物局供图━━━━━
长江口二号古船是中国水下考古的里程牌式发现
今年9月6日,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工程主作业船“大力号”到达古船所在水域,正式开展古船整体打捞和考古保护工作。9月12日,古船整体打捞专用“端板-纵梁”组合框架沉放至设计位置。9月29日,海上施工进入安装弧形梁阶段,正式下穿22组弧形梁中的第1组。
11月15日,第22组弧形梁穿梁到位。11月17日,专用工程船“奋力轮”到达古船所在水域,整体打捞出水进入关键阶段。11月21日,经过77天的海上施工奋战,古船成功整体打捞出水。
▲出水的十九世纪越南地区窑口青釉水烟罐。国家文物局供图长江口二号古船是中国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丰富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填补了我国清代晚期大型木帆船研究空白,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同时,长江口二号也是水下考古工作者在全国水下文物普查期间首次主动发现并进行考古调查的古船,船体的完整性和丰富的船载文物,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造船史、航运史、陶瓷史、经济史等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娱乐)
-
财联社11月22日电,据财政部官网,中央财办副主任、财政部副部长廖岷11月16日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双方围绕中美关系和中美经贸关系、“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美对华限制举措、政府采购、 ...[详细]
-
概 要 本文从历史角度回顾我国高通胀、如何把握通胀的主要矛盾、如何高频预测CPI和PPI、自上而下怎么看通胀,以及观测通胀的重要性。历史上通胀如何变化?从通胀的幅度来看,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我国 ...[详细]
-
证券时报记者 裴利瑞今年以来,市场行情极致分化,主动权益基金的业绩差距也随之迅速拉大。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9月6日,在全市场的主动权益基金中,今年业绩最好的一只已经大赚70.73%,而业绩最差的一 ...[详细]
-
范一飞:从信息交互、业务流程、技术规范等维度推动数字人民币标准化建设
证券时报网讯,9月8日,在2022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范一飞在主旨发言时表示,数字人民币作为央行向人民群众提供的公共服务,要体现人民性。要从信息交互、业务流程、技术规范等 ...[详细]
-
阳光保险集团通过港交所聆讯 上半年总保费收入为629.52亿
来源:观点地产网观点网讯:11月21日,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布聆讯后资料集,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据观点新媒体了解,近三年来,阳光保险集团业务保持持续增长态势。2019年至2021年,阳光保险集团 ...[详细]
-
中新网9月8日电 7日,“槐店王婆大虾回收剩菜再上餐桌”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8日,槐店王婆大虾官微发表致歉声明,表示将立即对涉事门店停业整顿,并对所有门店拉网式检查,加快推进“放心厨房”项目。对给消费 ...[详细]
-
Netflix据悉正采取措施削减成本,包括缩减房地产规模、雇佣更多初级员工等
《华尔街日报》9月7日消息,在用户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希望节省开支,该公司正在审视其业务,寻找削减成本的机会。据悉,这家流媒体巨头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支出,包括缩减房地产规模、限制公司礼品支出、控制云 ...[详细]
-
专访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侯明娟:5G成应对气候变化强大工具 赋能下一代智能电网
在能源领域,5G有助于建设更智能的电网,从而更好地适应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发电的发展,实现节能提效。气候变化日益成为全球社会和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预测,全球气温 ...[详细]
-
9月1日,智己汽车官微发布消息称,8月份,智己L7销量达1007台,环比增长23.4%。自6月中旬启动全国交付以来,智己L7累计交付2058台。 ...[详细]
-
直播间里“挑”工作,超六成受访者担心直播带岗会夸大岗位优势和待遇
转自:中国青年报直播带岗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以直播互动为抓手,可以让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更加精准地对接。不过作为一种线上招聘形式,直播带岗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本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