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美国背叛了自己的年轻人
英国《旁观者》周刊4月30日文章,英媒原题:美国背叛了自己的美国年轻人 最近的两篇文章令我为美国年轻人感到难过。日前,背叛《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有关美国青少年心理疾病患者数量激增的自己报道。2007年至2018年,轻人10岁至24岁美国人的英媒自杀率上升60%。2009年至2019年,美国10岁至19岁美国青少年因自残而接受急诊的背叛人数翻了一番。
该报道的自己记者提出多种解释,如社交媒体依赖、轻人睡眠太少、英媒社交不足和青春期提前等。美国他还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此类问题。背叛我认为还有其他因素。自己社交媒体确实是轻人其中之一,但更普遍的原因是对脱离现实的互联网的依赖,不仅将人们从有形的人身上分离出来,还将他们从物理现实本身中分离出来,而这可以作为精神错乱的教科书定义。
另一种趋势也在伤害美国年轻人,而且是毁灭性的。《华尔街日报》最近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要想就读“常春藤盟校”,如今仅仅“出类拔萃”是不够的。文章中的主人公凯特琳是一名来自美国达拉斯的18岁“明星学生”,她参加了11门大学先修课程,而且所有科目考试都取得优异成绩。她SAT考试得到1550分,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成绩。与此同时,她还在学校创办了会计俱乐部,参加了30场戏剧演出,在校合唱团唱歌,帮助管理夏令营,还有一份兼职工作。
按说这个女孩应该能如愿以偿地挑选心仪的大学。然而,她申请的斯坦福、哈佛、耶鲁等美国名校都拒绝了她。我忘了说,凯特琳是白人。哈佛大学招收的近一半白人学生是运动员,或者教职工、本校毕业生及捐赠人的子女,这几乎没有为依靠优异成绩的白人孩子留下任何入学名额。更糟的是,凯特琳来自中产家庭,而成功已经成为美国父母的罪过之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即使身为女性也是一种劣势,虽然申请大学的女生人数超过男生,但学校倾向于保持男女生人数各占50%。
今年的大学申请者遭到进一步阻碍,因为3/4的名校突然放弃对SAT等标准化考试的要求。结果,“常春藤盟校”的招生办公室充斥着低分学生的申请。尽管为了多元化而忽视考分被认为具有进步意义,但对有天赋的贫穷学生和少数族裔学生来说,SAT曾是脱颖而出的可靠途径。
凯特琳打算就读名气稍逊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她为此自责,并将自己被那些名校拒绝归咎于她在高二时得到的两个B。但导致凯特琳前途受挫的并非这两个B。她的国家已经背叛了她。美国正在违背与年轻人达成的默认契约:承诺只要他们勤奋努力、遵守规则并在与同龄人的竞争中胜出,就将获得回报。然而,截然相反的信息却响亮且清晰:重要的是你生下来属于哪些类别。
如果我的学习成绩和课外表现都像凯特琳那样耀眼,而且一直将学习放在首位,然后仍然遭到心仪大学的拒绝,而且这些学校还不是顶级的,无论之前我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良好,我都会发疯的。(作者莱昂内尔·施赖弗,王会聪译)
(责任编辑:时尚)
- 全球绿色人才占比达13.3% 供应不及需求增长
- 北京通美首轮IPO问询:控股股东或面临“预摘牌” 间隔一个月增资价差2.7倍
- 焦点访谈丨打好“组合拳” 聚力“稳就业”
- 现场视频丨金正恩出席朝鲜人民革命军成立90周年阅兵式
- 不只让智利车厘子变得便宜,航运数字化运用还应加强这些
- 中韩人寿成立十年累计亏损超8亿元,定增落地后将转轨为中资险企
- 2021年河北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取得实质性进展
- 印尼暂停出口棕榈油,对食品行业影响几何
- 交通运输部:中国救捞已初步建成“三位一体”海空立体救捞网络
- 北京率先允许自动驾驶车辆方向盘后无人
- 一季度全球都在追高黄金,国内投资者缘何获利了结?
- 柔宇科技陷入困境:创业本不容易 宽容失败,宽容“学生创业”
- 西媒:卡塔尔何以成为全球最富裕国家之一
- 豆粕期货交易员手一抖 损失一个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