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和固态电池即将装车?比亚迪回应:均为不实信息
11月22日,钠离比亚迪(002594.SZ)回应界面新闻称,和固近期关于公司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的态电传言,均为不实信息。池即车比
当天有媒体报道称,将装均比亚迪计划于2023年二季度量产钠离子电池,亚迪搭载于秦、不实海豚及海鸥等车型。信息比亚迪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个将钠离子电池装车的钠离企业。
本周亦有消息提及,和固比亚迪全固态锂电池在重庆生产,态电即将装车试验。池即车比其使用硅基材料作为固态电池负极,将装均能量密度预计达400 Wh/kg。亚迪能量密度的不实高低,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
据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动力电池装车量43.6 GWh,全球市占率12.8%,仅次于宁德时代(300750.SZ)和LG新能源,位列第三。
钠离子和固态电池,均被视为下一阶段电池研发的重要技术路线,多家企业已宣布两类电池的研发、生产进展。但比亚迪此前并未官宣在钠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方面的研发进展。
相较于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储备量极丰富、成本低、充电快的优势,但在能量密度方面还落后于锂电池。固态电池则具备高安全、长续航的优势,但由于制作工艺不成熟,成本较高。
今年11月,在2022中国汽车论坛上,宁德时代(300750.SZ)党委第一书记、董事长助理孟祥峰表示,公司通过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解决部分锂资源供应紧张和锂价暴增问题。
他提到,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将于2023年实现产业化,能量密度达160 KW/kg。
去年12月,中科海钠也官宣将联手三峡能源(600905.SH)等公司,在安徽阜阳建设1 GWh的钠离子电池规模化量产线,预计今年正式投产。
而在固态电池方面,孚能科技今年9月向界面新闻等媒体表示,其半固态电池将在9月量产。半固态电池是在固态电池的一条分支,采用固液混合的电解液形态。
国轩高科(002074.SZ)本月也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半固态电池预计年底实现装车,明年批量交付。其产品能量密度达360Wh/kg,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
(责任编辑:百科)
-
湖北银行原董事长陈大林被开除党籍,该行A股IPO材料刚获证监会受理
11月23日,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湖北省委批准,湖北省纪委监委对湖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湖北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陈大林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陈大林丧失 ...[详细]
-
中国驻所罗门群岛使馆发言人5月11日应询表示,中国与所罗门群岛携手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一些人对所罗门群岛等岛国面临的现实挑战和发展需求漠不关心,却热衷于对中所正常交流合作指手画脚,显然别有用心,相信太 ...[详细]
-
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同比增长2.9%,比市场普遍预期低约40个基点,而2021年的同比增长率为6.2%。该行表示,经济减速是全球性的,受财政刺激减弱、货币政策收紧、新冠疫情的持续拖累、供应链瓶颈以及俄乌冲 ...[详细]
-
[文/观察者网 鞠峰]本月初,德国支持芬兰与瑞典同步入约一事引发关注。今天5月11日)下午,正在访日的芬兰总理马林Sanna Marin)接受日本广播协会NHK)采访时表明,将在一星期内决定是否向北约 ...[详细]
-
本报记者 李 冰近年来,随着数字化转型进程推进,银行机构纷纷加码科技力量投入和科技人才引进,从金融科技角度进行内部架构调整。记者注意到,连日来,多家银行公布的2022年半年报中披露称,正强化AI在银行 ...[详细]
-
记者 | 胡颖君挪用基金财产、多个基金混同运作、为投资人以外的他人谋取利益……随着湖北证监局开出的一纸罚单,天风并购基金管理人武汉睿通致和的“多宗罪名”也被公之于众。然而,第一时间收到消息的投资人王嘉 ...[详细]
-
实控人出手增持:立讯精密收涨5% 迎来反弹的苹果概念股二季度何去何从?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上海报道 立讯精密002475.SZ)一纸增持公告,终于成功提振了低迷的股价。5月10日晚间,立讯精密称,公司实际 ...[详细]
-
新浪科技讯 5月11日晚间消息,据报道,要求加快开发其4680电池。此前报道称,松下正在考虑在美国建立新的电池工厂,为特斯拉汽车供应4680电池,候选地点为俄克拉荷马州,最早将于2024年开始生产,松 ...[详细]
-
四川银保监局陈育林:积极助力四川在稳住全国经济基本盘中勇挑大梁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9月1日,银保监会举办“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四川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陈育林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银保监局不断增强金融监管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统筹推进金 ...[详细]
-
上实发展子公司26亿应收款“踩雷”真相:高管虚假交易致1.1亿债务违约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 野马财经经过5个月的自查,子公司“爆雷”事件真相大白。对于子公司的“爆雷”事件,上实发展600748.SH)的自查时间,从当初的“至少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