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能力下降 锂电池行业期待黄金发展期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年来,盈利业期新能源汽车需求爆发、下降国家环保政策等多重利好带动下,锂电锂电池行业快速发展。池行但受疫情、待黄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展期锂电池行业盈利能力下降。盈利业期不过,下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锂电快速发展以及日常生活智能化消费的增加,锂电池应用场景将更加丰富,池行未来10年至15年将是待黄其黄金发展期。
行业盈利能力下降
受国家环保政策影响,展期锂电池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盈利业期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统计数据显示,下降2017年至2021年,锂电我国锂电池出货量不断攀升,每年保持两位数的增幅。其中,车用动力电池出货量占比不断上升,2021年占全国锂电池市场69%的份额,远超其他应用终端。
虽然锂电池行业持续快速增长,但近两年受疫情、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锂电池行业的盈利能力却在下降。
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对锂电池行业传导效应明显。财报显示,2022年一季度,虽然公司486.78亿元的营业收入远超去年同期水平,但是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公司营业成本上涨198.66%,净利润同比下滑23.62%。
成立于2003年的星恒电源是国内动力锂电池的主要生产商之一,其生产的轻型车锂电池国内市场占有率接近45%。据了解,2020年、2021年该公司销售收入在40亿元左右,盈利情况良好,但今年上半年有所下降。
业内人士称,在市场供需调节之下,行业上游的原材料碳酸锂价格一直在每吨3万到20万元之间波动。但今年碳酸锂价格一度飙升至每吨50万元左右,大大超出了锂电池企业的成本承受范围。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消费日趋成熟,并于2021年迎来爆发期,市场需求从2020年的120万辆左右跃升至300万辆左右。但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并没有做好准备,供给跟不上。
未来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尽管遭遇阶段性波折,锂电池赛道的机会仍然巨大,未来10年至15年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全国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汽车销量达273.3万辆,同比增长121.5%。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提价潮和疫情客观上对新能源汽车产销造成了一定冲击,但只是扰动市场的短期因素,总体不会扭转新能源汽车产销向上的趋势。
“锂电池行业要抓住新能源汽车释放的这波红利。”星恒电源总裁冯笑认为,包括锂电池行业的整个产业链要找准定位,做好市场规划。星恒电源已经在盐城布局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生产基地,产品定位15万元以内、续航300公里以内的新能源汽车,预计明年投产。
在新能源汽车消费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产品都会使用锂电池作为动力。冯笑表示,今后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产品越来越自动化、智能化,锂电池的应用场景也会更加丰富,行业将迎来爆发期。
不过,随着锂电池行业热度不断上升,这一赛道也变得愈加“拥挤”。
“未来3年至5年,可能还会有一大批锂电池企业被洗牌。”冯笑说,锂电池行业技术门槛高,而国内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一直较少,具有专业背景的技术人才稀缺,“不是抄作业就能活下去的。”如果没有核心技术、没有独立的战略部署、没有具有竞争力的差异化产品,很难在行业内长久发展。
行业难题亟待破解
锂电池行业发展约三十年,市场尚未成熟,一些行业共同的问题亟须破解。
一是锂电池标准化有待突破。在两轮车锂电池市场,星恒电源依靠市场优势,在过去数年里基本实现了标准化,不同产品之间的互通互换比例达到较高水平。而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领域,产品之间的标准尚未实现,基本上一个厂一个标准,不利于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
二是锂电池安全须多方推进。近年来,电动自行车、新能源汽车自燃的消息常有出现,引起了消费者对动力电池安全的担忧。国家层面还需加大监管力度,打击不合格产品;同时,锂电池生产企业也要持续专注技术和创新,研发更安全、更耐用、更实惠的产品。
三是行业扩张要有序。由于锂电池行业供求错配,不少业内企业纷纷扩产。与此同时,部分行业之外的企业也看到了“风口”,跨界加入这一市场。冯笑表示,锂电池行业有较高的技术门槛,产品迭代需要时间,业内企业最好产能有效率达到八成以上才能扩产,业外企业则须谨慎进入。
(责任编辑:焦点)
- 世卫组织称300万乌克兰人将在冬季迁移 基辅市长回应
- 央行:2021年个人银行账户户均涉诈金额下降21.7%
- 国常会“预告”降准,专家:最快或本周五落地
- 特斯拉被判为黑人员工遭种族歧视负责,但赔偿金额缩水1亿多美元
- 沙特否认了!国际油价坐“过山车”
- 乌称击中俄“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 俄方否认
- 退伍军人、党员外卖站长“范妈妈”:如果可以,我还想帮更多人
- 拜登宣布再向乌克兰提供8亿美元军援 首含重型火炮
- 中通快递涨超6% Q3调整后每股盈余超预期
- 台积电一季度利润超出预期 设备需求提升芯片销售
- 统一收费标准本月执行,北京各小区充电桩定价仍不规范
- 国常会: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
- 诺泰生物核心技术人员、董秘、财务总监接连辞职,季报出错被罚,有钱又募资,支柱子公司业绩突然“摆烂”
- 上海目前确诊病例重型9例,其中8例为老年人最大的9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