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中国货币政策没有过度刺激 为后续调控预留空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姜樊 黄鑫宇)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央行新闻发言人阮健弘今日在“2022年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表示,中国政策中国实施正常的货币货币政策没有过度刺激,为后续的过度货币成本货币政策调控预留了空间。
阮健弘表示,刺激当前消费价格上涨相对均衡,为后也为货币政策的续调调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货币政策要进一步做好跨周期的控预调节,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留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助力经济发展,中国政策同时也密切关注国内外的货币通胀走势,不搞大水漫灌,过度不超发货币,刺激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为后
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并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方式,合理增加流动性的供给。7月末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余额的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贷款利率持续下降,1~7月企业贷款利率是4.29%,同比下降了0.34个百分点。
“持续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阮健弘表示,首先是继续丰富和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长期工具,要注意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阶段性工具要加快落实已确定的政策。其次是坚持激励相融,央行资金要充分的发挥撬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的资金配置并强化激励约束,确保精准滴灌。最后是加强与总量工具的统筹协调,结构性政策工具兼具就总量和结构性的双重功能,具备基础货币的投放能力,需要与总量工具协调配合,共同维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在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方面,阮健弘表示,利率市场化改革要进一步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稳定银行的负债成本,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汇率市场化改革要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加强预期管理,发挥汇率的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的功能。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在市场主导的基础上,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制度安排,增加政策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不断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提高监管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阮健弘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着力于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和质效,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支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责任编辑:综合)
- 密集自购!四季度机构频频出手,抄作业吗
- 证监会:“要求外资投行报告高管薪酬细节,并提出不要给高管过高薪酬”报道为不实消息
- 外交部:美方政客对中美正常经贸合作不断设限,只会画地为牢
- 罕见!证监会盘中辟谣:“要求外资投行高管限薪”消息不实!A股强势拉升,多只券商股涨停,人民币大涨500点
- BBC未转播开幕式,英国球迷不满:难以容忍的种族主义
- 日本财务相:对日元骤跌感到忧虑,将与各国货币部门携手“在必要时妥善应对”
- 远信周伟峰:在艰难的时候多想一些乐观的事情
- 罗永浩说“造车很难”,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企业扎堆“跨界造车”?
- 小米三季度业绩出炉:营收704.7亿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两个季度环比递增
- 新东方主播董宇辉:未来还是考虑做主播,也可能会去山村支教
- 央行:2022年一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396.39万亿元
- “超级月亮”来了!它藏着哪些秘密?
- 工银瑞信基金:港股的“春天”近了吗?
- 10连涨,“10元时代”!何时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