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识指南》
转自:中国网财经
中国网财经1月4日讯 为指导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企业规范标识,市场食品引导医生、监管临床营养师和消费者科学合理使用特医食品,总局制定指南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制定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布《指南》分为五个部分,特殊包括基本要求、医学用途内容要求、配方主要展示版面要求、标识禁止性要求和其他要求。市场食品
《指南》明确,监管特医食品标识是总局制定指南指印刷、粘贴、发布标注或者随附于特医食品最小销售单元的特殊包装上,用以辨识和说明食品基本信息、医学用途特征或者属性的配方文字、符号、数字、图案以及其他说明的总称,包括标签和说明书。《指南》强调,特医食品标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涉及特医食品注册证书内容的,应当与注册证书内容一致。《指南》要求,标签、说明书应真实规范、科学准确、通俗易懂、清晰易辨,不得含有虚假、夸大或者绝对化语言。
《指南》系统归纳总结特医食品标签和说明书需要标示的13项内容,细化企业对产品名称、商品名称和商标的字体要求,明确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临床试验标注要求,提出了“警示说明和注意事项”内容字体和警示用语要求。针对当前一些产品的主要展示版面标注内容繁多复杂,不利于消费者清晰识别问题,《指南》明确提出主要展示版面应标注的内容,首次提出特医食品最小销售包装应标注特医食品专属标志“小蓝花”。标志应标注在标签主要展示版面左上角或右上角,可以按样式等比例变化。非特医食品不得冒用、盗用特医食品标志。
《指南》结合近年来注册管理实践,明确同一企业生产的同一特医食品,其标签的内容(净含量和规格、口味除外)、格式及颜色应保持一致,便于消费者清晰识别选购特医食品;强调标签和说明书不得对产品中的营养素进行功能声称,避免误导消费者。此外,从特医食品安全使用角度考虑,增加了一些产品警示说明和注意事项标注。《指南》还对标签和说明书提出禁止标注涉及虚假、夸大,以及预防、治疗疾病和保健功能等内容。
《指南》属于技术指导性文件,旨在规范特医食品企业标识,引导医生、临床营养师和消费者科学合理使用,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对特医食品的认知度和辨识度。
(责任编辑:百科)
- 超八成大学生自认“轻微社恐” 你中招了吗?
- 中金宏观:英国“减税恐慌”,影响几何?
- 2022年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地方成员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 央行发布《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
- 把寒气传递给这个名单上的每个人
- 基金调研:国泰基金程洲、中信保诚基金孙浩中调研新莱应材
- 集运价格持续走低 中远海控、 中远海特、中远海发齐获调研 释放什么信号?
- 脊柱类耗材集采拟中选结果:平均降价84%,预计每年节约260亿元
- 世界杯:“通灵”猎鹰早已剧透开幕战赢家?
- 银保监会:进一步缩减银行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审批范围
- 顺丰控股年内两抛回购计划耗资40亿 加码员工激励前 8月营收完成目标65%
- 【中粮视点】宏观:商品熊市并未终结
- 遏制疫情快速上升势头 北京分区施策打好防控整体战
- 内衣品牌花姬擅用杨紫肖像被判赔3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