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发展遇困境 物业独立前行迫在眉睫
每经记者 包晶晶 每经编辑 陈梦妤
8月4日,房地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产行第十二届中国价值地产年会物业新生态线上沙龙“圆桌对话:跨界与共赢”在北京、深圳、展遇上海、困境广州同时举行。物业
当IFM成为新趋势,独立物业管理服务越来越呈现出“非物业服务”特质,前行即以生活为场景整合服务,迫眉以实现升增值服务。房地如何实现物业管理的产行跨界与共赢?如何赋能品牌影响力?
旭辉永升服务首席运营官李涛、中指研究院物业事业部总经理牛晓娟分别从品牌服务与产品的展遇搭建,以及品牌定位的困境落地等方面各抒己见。
对于品牌与服务、物业产品之间的独立逻辑关系,李涛表示:“从旭辉永升的前行愿景——致力成为中国首选的城市服务品牌来说,我们希望能够为客户用心构筑美好生活,所以我们的物业服务、城市服务、增值服务,其中包括一些美好社区的生活模型,从对内的价值观到整个产品体验的搭建,基本上全部围绕着使命和愿景,例如生活便利、环境优美、园区安全、社区和谐,保值增值以及尊崇感。”
“旭辉永升为客户提供这种价值的表达,基本上就构成了我们所有业务的运营策略,包括企业发展和阶段性的一些战略,都是围绕着这个模型来执行。”李涛指出。
牛晓娟则认为:“物业公司身处服务行业,品牌非常重要,但目前整体品牌建设水平仍然任重道远。同时,由于当前的地产困局,物业行业独立前行迫在眉睫。”
“品牌定位只是最终定位的一个呈现,但背后其实是一家企业的整体战略,比如企业是要聚焦到城市服务领域,还是非住宅领域?未来几年如何发展?从品牌定位的具体实现来看,必须形成自己的矩阵,品牌提供的服务可能也会分为不同档次,分别成立独立子品牌。对于增值服务而言,我们的每一项增值服务其实也都应该有自己的品牌,来形成一个品牌矩阵。”牛晓娟表示。
“关于品牌定位的实现方面,关键是服务的标准化、产品化,产品的品牌化,以及品牌的价值化。首先要将我们的服务进行一些标准化区隔,每一项标准对应一个服务档次,后期也会关联到业主‘质价相符’的定位。标准化之后,产品肯定才能形成品牌,最后产生附加价值。物业公司随着增量市场的逐渐式微,必然要转向存量市场的竞争,不论是接管已经存在的项目,还是招投标,都是真刀真枪检验品牌效应的时候。”牛晓娟进一步表示。
(责任编辑:探索)
- 兴证全球基金刘潇:以长久之心做确定性更强的养老投资
- 莫德纳将在澳大利亚设mRNA疫苗制造厂,目标每年生产1亿剂
- 聚焦整治过度包装与天价月饼:故宫文创卖月饼搭售“月球灯”
- 资产荒下“城投信仰”再现?今年以来数十只城投债票面利率“破2”
- SpaceX将为皇家加勒比邮轮提供卫星互联网服务
- 因虚假宣传被罚的东方国医堂:匾额已被拆除,官网和小程序也打不开了
- 北京要求加强经济运行情况监测分析 规范地区生产总值核算
- 海淀14家餐饮门店被查处!其中8家被暂停外卖服务!涉北京渔师傅、禾穆餐饮等
- 投中信息CEO杨晓磊:投资机构伴生科技创新,我国科创企业未来发展有四大优势
- 省市首次合并,千亿级轨道交通“诞生”
- 不到2年,“中国版堂吉柯德”繁荣集市就要破产了
- 全国7月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5.7%
- 长安汽车称开机广告时长较短不会更改,车机弹窗尚处监管空白
- 山西长治潞城首批电子产品装车出海 销往美洲